巨鲨出海
免费使用

盯上菲律宾,华钦科技能否扩张金融IT“东南亚版图”?

海外支付

2021-09-14 16:44

世界经济瞬息万变,东南亚互联网经济也与时俱进。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曾写: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世界经济瞬息万变,东南亚互联网经济也与时俱进。据《e-Conomy SEA 2020》数据,东南亚数字支付总交易额(GTV)已达6200亿美元,预计2025年总交易额(GTV)将达到12000亿美元。


经济发展迅猛,未来形势向好,不少企业都纷纷“扎根”东南亚以求获得更好发展。


9月3日,华钦科技宣布在菲律宾成立全资子公司——CLPS Technology (Philippines) Corp.,拓展东南亚市场。任命东南亚区首席执行官Srustijeet Mishra兼任华钦菲律宾公司的董事及总裁。


Mishra表示:“我们将充分利用集团在亚太区域的交付优势,让华钦科技专业的IT咨询和IT解决方案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银行和金融企业客户。”据官网消息,目前华钦菲律宾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并进入运营阶段。


此时布局东南亚,对华钦科技价值几何?


海外寻求增长空间


出海,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并不算是新鲜事。虽说每个公司出海的本意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东南亚确实是个寻增量空间的重要市场。


探究华钦科技出海背后,我们不妨从两方面探讨。


从公司层面来看,华钦科技于201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发行价为5.25美元。截至发稿时间,华钦科技股价涨4.76%,报3.52美元,但总体与发行价对比降幅达到了49.14%。


股价据发行价下降,进军东南亚做出新动作或许是华钦科技提振股价的一种方式。



此外,从财报数据看,截至2020年12月31日前六个月,华钦科技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收入同比增长53.9%,达到66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 11.4%,去年同期为 10.1%。收入增加主要来自香港、新加坡、印度、日本和马来西亚。


据2021财年上半年财报电话会议,华钦科技正积极推进以东南亚地区为主的亚太地区海外市场。


“我们在东南亚区专注于与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帮助客户实施IT系统并优化各项业务功能,包括银行核心、财富管理、信用卡、贷款和支付系统等各业务模块的客户化开发、测试和支持。”华钦科技东南亚区首席执行官Srustijeet Mishra表示。


华钦科技想要拓展东南亚市场,在此前的动作早有苗头。


去年末,华钦科技收购新加坡IT服务公司Ridik剩余20%的股权。Ridik是新加坡一家IT服务公司,目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均设有分支机构,为不同领域的大、中、小及初创型企业提供专业的 IT 服务。


此前,华钦科技曾投资并持有Ridik 80%股权,此次完成增持后,Ridik将成为华钦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完成Ridik收购后,华钦科技在东南亚市场取得一定进展。截至2020年6月30日,华钦科技在新加坡的收入同比增长191.8%,至737万美元。


今年6月,华钦科技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晨钦信用卡服务有限公司,与同盾国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面向东南亚市场的金融商用软件和专业解决方案。


同盾国际属于智能分析和决策领域,目前业务覆盖美国、新加坡、印尼、越南、菲律宾、印度、泰国、墨西哥等市场,专为金融、互联网、政务等行业提供智能分析与决策服务。


华钦科技计划与同盾国际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及智能风险管理系统方面的专长结合起来,为东南亚市场的银行及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业务优化解决方案。



设立新加坡为东南亚区域总部,收购Ridik,与同盾国际签署协议,成立菲律宾子公司。种种行为无不透露着华钦科技对东南亚市场的渴望。


从经济层面来说,东南亚金融IT服务需求强劲,确实不失为一块“宝地”。


数字化是东南亚的重点发展方向。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金融科技正在快速发展,包括传统银行在内的大多数银行都在向数字化转型。但是东南亚地区商业银行业务相对单一,系统较为简单。


由此可见银行 IT 核心系统建设需求加大,市场前景广阔。根据 Celent 预测,到 2022 年,全球银行 IT支出将达到 3090 亿美元,CAGR 为 4.60%。其中,亚太地区的 IT 支出规模约 780 亿美元,年均增速为 5.21%,占全球 IT 总支出约 25%。


未来,在高互联网渗透率和低银行渗透率的双重背景下,东南亚金融IT服务需求将愈加强劲。这对于华钦科技来说布局东南亚也是大势所趋。


只是出海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对于众多企业来说,寻求增量空间既为业务带来增长潜力,与此同时不少的风险因素也是出海的阻力。


竞争风险或成掣肘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推进,国内不少公司纷纷开启自身国际化战略,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其中,东南亚成为企业海外进军的首选地。


以金融行业来说,企业在东南亚地区发展IT咨询和解决方案等业务并非易事,除了面临当地相关金融政策等风险;另一方面,竞争方面也不可小觑。在这个层面,华钦科技在东南亚的发展面临的压力恐来自于竞争对手。


随着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为银行IT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而新加坡具备良好的监管商业环境,其银行IT产业占据东南亚银行IT的一半。从参与者角度来看,东南亚银行IT市场主要参与者为本土老牌与欧美厂商。



1989年成立的专业银行软件开发公司SilverLake早已瞄准这一市场,并在东南亚市场处于相对领导地位,是Top10大银行最主要的核心系统供应商。


SilverLake以提供核心银行解决方案起家,2003年在新加坡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目前公司共有企业客户超380家,涵盖亚太、中东、欧洲、亚洲及美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天风证券研究所信息,2019 年,Silverlake 相关业务营收占亚太地区 IT 支出总规模的 0.3%,客户覆盖率超40%。



此外,还有Infosys、TCS FNS、Oracle、FIS等核心系统供应商占据东南亚IT供应市场。除却东南亚本土与欧美厂商外,中国厂商也在向着东南亚IT市场发力。

中国银行IT厂商的系统在架构上完成了分布式、微服务的改造,能够胜任全世界最复杂的银行业务。东南亚的银行在IT发展方面与我国十年前类似,国内厂商目前的解决方案可以说具有压倒性优势。


据计算机文艺复兴信息,国内银行IT龙头长亮科技宇信科技分别于15年、19年将解决方案和软件开发服务输出到东南亚市场。


长亮科技多次中标海外核心系统项目,海外业务营收增速较快。2019 年,长亮科技成为第一个在东南亚大型银行成功落地中国国产核心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打破了美欧科技巨头长期以来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据Forrester 发布的《2019 年全球银行业平台交易调查》,长亮科技位居亚太地区前三名。


对于银行IT业务来说,技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长亮科技的财报中也能窥见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根据长亮科技2021年半年度报告,期内其研发投入为6743.64万元。


相比之下,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上半年,华钦科技研发投入为620万美元,与东南亚金融IT头部玩家的研发支出相比仍然不够。


华钦科技作为踏入东南亚的新玩家,在技术和实力等方面仍有待提高的空间。如何与各类强劲对手争夺客户、争夺市场份额,于华钦科技来说是个重要问题。

结语


“随着全球化战略的扎实推进,我们正进一步加快全球扩张脚步。我们将持续推进收并购计划,在中国以及东南亚、美国,发掘与我们商业模式类似或互补的目标公司,进一步释放业务增长的潜力。”华钦科技首席运营官李立表示。


在交付能力方面,因建有中国与印度方面的交付团队,华钦科技相较于其它只有当地运营的IT服务公司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技术、业务服务、IT人才供应等软实力方面,华钦科技相较头部玩家仍有一定距离。另一方面而言,这些因素也将会是华钦科技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源自:美股研究社)


出海顾问
管家式陪伴1V1服务, 帮您快速解决出海获客难题!

投融资

硅谷银行暴雷后,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Kredivo获亚洲最大规模融资

他们将会使用这笔资金建设线下网点,并向竞争激烈的印尼数字银行领域扩张。

海外资讯

推特需要广告商,广告商却开始不再需要推特

推特的困境。

Facebook

16个免费的Facebook营销工具,必须收藏!

Facebook 是电商卖家的一个流量来源。除了 Facebook 自有的工具外,卖家还可借助第三方工具进行营销。

海外资讯

从一篇博客到最大的SaaS社区,他是如何做到的?

如今人山人海的SaaStr大会,是从2012年的一篇博客起步的。Jason Lemkin通过分享自己成功的创业经验,成就了SaaS行业最大的社区——SaaStr。

海外资讯

ChatGPT推出插件,联网自动更新数据,剑指程序员

比技术、比场景理解,还要比速度,入局AI的水位,已经被OpenAI拉高。

跨境电商

出海能救喜茶吗?

喜茶出海5年,战绩如何?

海外支付

印度和新加坡打通数字支付了

跨境小额汇款在未来是一种必然趋势,完全替代传统的跨境结算体系还需要长期的尝试和实践。

Tiktok

高压5小时,TikTok的生死之战

一场“鸿门宴”。

海外资讯

微软AI全家桶上新啦,GPT-4进军程序员大本营GitHub

全球最大开发者社区GitHub宣布,推出由GPT-4驱动的编程助手工具Copilot X。由于该社区早在2018年已经被微软斥资75亿美元买下,所以今天的更新也是“微软AI全家桶”的最新篇章。

跨境电商

Temu狂飙,卖家分化:有人利润高过亚马逊,有人一单赚不到一块钱

玩转Temu,先拿捏好供应链。

巨鲨出海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ICP备202102765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5963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