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鲨出海
免费使用

行业损失千亿,下一步跨境服务商去哪里搞钱?

跨境电商

2021-12-24 17:23

2020年,随着全球疫情的肆虐,我国跨境电商进入了疯狂淘金时代,而服务跨境电商的玩家也在2021年初受到了资本的关注,上半年,以领星、积加等为代表的电商ERP厂商和以运去哪、跨境好运等为代表的跨境物流厂商,以半年两轮的速度频繁获得高额融资。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跨境服务商的2021年,“大起大落”再合适不过。

 

2020年,随着全球疫情的肆虐,我国跨境电商进入了疯狂淘金时代,而服务跨境电商的玩家也在2021年初受到了资本的关注,上半年,以领星、积加等为代表的电商ERP厂商和以运去哪、跨境好运等为代表的跨境物流厂商,以半年两轮的速度频繁获得高额融资。

 

但随着亚马逊对中国跨境卖家封号愈演愈烈,市场风向开始转变,独立站建站、营销等能够帮助跨境卖家摆脱亚马逊依赖的相关工具和服务,成为热点;同时,阶段性放弃亚马逊后,更多人将视野转向正在逐步开放商业化的另一个大平台——TikTok。

 

另一方面,一些投资人认为,电商卖家与其考虑换平台、多平台,不如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比如从铺货走向精品模式,从纯ToC转向ToB+ToC,这也带动了一部分帮助跨境电商转型的服务商重新进入这个赛道。

 

当淘金这件事本身发生变化时,卖水的人该何去何从?

 

01 亚马逊封号切割了跨境电商的上下场


“跨境看中国,中国看广东,广东看深圳,深圳看盐田。”2020年下半年起,跨境电商成为了深圳的财富密码。

 

天眼查显示,2021年我国有超60万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根据海关统计,2020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Anker、SheIn等跨境品牌也随即进入国人和资方的视野,目前均已达到的百亿市值/估值,围绕跨境电商而生的平台诸如洋葱、洋码头等也因此开启IPO进程。

 

在行业呈井喷式发展时,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自然会呈现欣欣向荣之势。跨境电商们都处在一个大量上新、不断扩充sku以及对市场火热产品迅速跟随的节奏中,此时服务商的机会就是帮助电商提升效率。亚马逊ERP厂商积加,2021年上半年的客户数量同比增长了5倍,其他厂商也都增加了两倍以上。

 

资本市场对于跨境电商服务商的热情略显滞后,直到2020年下半年,投资人们才开始扫射跨境服务商赛道。到了2021年,一级市场每个月都会在跨境电商服务商赛道投出过亿的案子。上半年赛道累计投资额超25亿元,融资事件多集中在B轮前。

 

今年夏天,深圳成为了投资人的“圣都”,咖啡馆里五步一个投资人,他们密切关注着跨境电商和跨境服务商的动向。

 

在资本的快速涌入下,赛道内部分明星公司的融资速度加速,瞩目程度飙升。某头部ERP厂商在上半年的一轮融资中拿到了十几个TS,这轮刚结束又拿到了下一轮的两个TS,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最后该厂商“千挑万选”出的领投方,是跟进了项目三个月、在投前就对接了一些行业资源的知名头部机构。

 

上半年连续融资两轮甚至三轮的企业大有人在,足以见得资本对于ERP和跨境物流的看好程度。一家在上半年融资三轮的ERP厂商在今年7月告诉36氪,其实目前并不需要这么多的钱,所以不必有如此密集的融资节奏,但之所还愿意打开窗口,是因为风险和不确定性:“现在资本为我们狂热,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无法保证。趁现在,能多囤钱就多囤一些。”

 

谁也没想到市场转变来得那么突然。

 

“封账号、封品牌、封资金”突然开始——亚马逊在今年5月起对一些卖家进行封号,起初电商们还不以为意,但是封号风波愈演愈烈,据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统计,7、8两个月里亚马逊平台上被封店的中国卖家超过5万户,预计已造成行业损失金额超千亿元,销售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卖家基本都被波及。之后封号行动已经持续殃及到一些销售额500万美元左右的腰部卖家,最后亚马逊对中小卖家也下手了,处罚方式从封号变成“扣款”。

 

同时,“疯狂的柜子”劝退了很多电商——海运成本也升高至更夸张的地步,从2000美元涨到了20000美元,足足增长了十倍。这对于售卖很多大体积、低价格商品的商家来说,生意无以为继。

 

跨境电商急刹车,服务商和投资人都要追尾。

 

在行业进入下行期,电商不会再采购工具来降本增效,一些服务商不得不重新思考发展方向;夏天没有抢到上车门票的投资人,也开始寻找下一个标的。

 

一场封号潮切割了跨境电商的上下场,那么,下半场,机会到底在哪里?

 

02 新平台,新机会?


要知道向哪里送水合适,就要先知道淘金者向何处迁徙。

 

封号带来最直接的后果之一是,一些电商决定就此收手,由此给了做收并购服务企业以机会,最近一级市场已经对相关企业有了动作:

 

今年上半年,Amazon Aggregator头部公司Thrasio高调宣布进入中国,并且瞄准了亚马逊平台上最具增长潜力的中国卖家;

11月,亚马逊品牌收购平台Nebula Brands获得5000万美元B轮融资;

11月,跨境电商品牌收购方Markāi马开获得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12月,亚马逊品牌收购公司Accel Club完成1.7亿美元A轮融资;

……

还打算继续做跨境的电商,下半年最喜欢“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他们开始考虑多平台、跨平台店铺搭建。除了转去eBay、Shopee等模式和亚马逊相差不多、目前已经较成熟的电商平台,正在日渐开放商业化的TikTok和自建独立站也成为电商的选择,这也给相关服务商带来了商机。


2019年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平台


一些从业者甚至认为,TikTok的野心是做下一个亚马逊。不过TikTok要成为亚马逊,至少要先把其商业化的闭环跑通。

 

参考抖音的电商路线,抖音带货早期没有实现闭环时,电商变现路径也比较长,有7个步骤以上:刷到视频后要在评论区找到账号主页,再从主页中进入独立站,再找到产品,并且支付流程也比较繁琐。而抖音上线小黄车功能后,看到商品可以直接在平台内采购,整个支付流程不会超过5秒。目前只有英国和印尼正式上线了小黄车,美国正在内测中。

 

也就是说,在大部分地区TikTok商业化没有实现闭环的现阶段,想要依托TikTok做电商,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站。TikTok变成了类似Google、Facebook的流量平台;而对于卖家的好处来说,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搭上了DTC(Direct To Customer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的班车。


 



SheIn、PatPat、Outer的火爆,让卖家和资本意识到了DTC的魅力。如果品牌卖家的消费者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小单快反”成为趋势的时代,很难及时根据消费者反馈进行产品调整。

 

独立站


DTC也好、TikTok电商也好,都依赖“独立站”而生。因此,在亚马逊封号之后,原本依附于亚马逊的大电商都开始思考建站相关事宜;大卖家不仅学会了建站,甚至还风靡起一股“站群”风,运用建站工具批量搭建几十、上百个网站,每个网站相互独立,只售卖某一品类的少量产品用做测试,把有机会成为爆品的产品加大预算投放。

 

这极大利好建站SaaS工具,不仅现有独立站厂商客户数量暴涨,新成立的独立站厂商也在近一年内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百度指数“独立站”


今年新上线的独立站厂商Shoptop告诉36氪,他们一个月内新增客户数量有大几百家;雨果跨境和领星ERP每个月也会收到近千个客户的独立站需求;Ueeshop在过去一年的用户交易量增长了60%。

 

据公开数据,目前市场上的建站SaaS工具多达477个,Shopify是其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目前Shopify的商家入驻量为170万,市值超过1800亿美元。根据雨果跨境2020年Q3季度报告,59%卖家选择Shopify,其他各家市场占比1%-9%不等。海内外的Shopyy、SHOPLINE、店匠、Ueeshop、XShoppy等正在努力赶超。

 

Shopify固然好用,但在中国并没有部署相应的服务团队,商家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很难得到快速解决。这给了中国独立站厂商以机会——做好本地化服务,只要功能大差不差就能够获得国内跨境电商的喜爱。

 

但实际上,赢得市场青睐的独立站,并没有在资本市场获得新的认可。国内独立站头部公司店匠,上一轮融资是2020年10月,此后并没有新一轮的融资进场,其他的建站工具虽然业务发展快,但是投资动向却都不太明晰。


部分独立站厂商上线、融资情况


背后的原因,除了一级市场对跨境赛道变得谨慎之外,建站工具本身不具备技术门槛、但却有使用门槛较高也是重要的劣势

 

建站工具并不需要太复杂的技术,只是搭建一个可以点击购买的网页而已,没有更多可以优化的空间,多家电商公司表示他们自己几个人就搭建出了独立站,没有外采的必要;而对于没有搭建能力的小电商来说,其欠缺的也并非只是建站能力,更多是建站后的能力。

 

独立站SaaS的老大哥Shopify,其核心优势并不在于建站能力,而在于其超强的生态能力——搭建了100+模板,连接了6000+应用,同时能够打通多个电商平台。

 

国内建站工具生态尚不完备,不过玩家们也正在为自己的生态搭砖添瓦:

 

2021 年 8 月, AfterShip 将作为开发者入驻店匠SHOPLAZZA,为店匠商户提供独家物流追踪技术支持;

东南亚建站厂商SHOPCOD也正在和领星等ERP厂商共创;

SHOPTOP母公司是出海营销公司,今年起上线建站SaaS功能,商家可以同时采购其建站工具和营销服务,并在今年10月与跨境支付商PingPong合作对接

……

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独立站的曝光和获客依然需要卖家自行去TikTok、Google、Facebook等平台运营,其流程不再像亚马逊一样,仅通过刷单或者站内投放广告即可,越来越多的品牌卖家需要借助其他营销手段来达到“合规”曝光的目的。

 

营销工具


再从国内厂商营销能力来看,中国的营销渠道和手段比海外更复杂,抖音、企业微信、美团等等渠道的玩法都不一样,2021年,私域电商市场体量预计将超过3万亿元,为营销服务赛道创造了优质的土壤,国内也因此出现了一批代运营厂商。而在欧美,营销无非是在Facebook、instagram、Google上进行投放,难度较国内更低,因此逻辑上讲,能服务好国内营销的厂商,基本上能玩得转海外投放。


跨境电商营销赛道,部分厂商融资情况


顺着这个思路,能够做好营销、代运营等的独立站厂商,也能在下一阶段获得资本更多关注

 

总结而言,仅是建站无法真正帮助卖家实现独立站搭建,需要搭配营销、运营工具一起使用。营销、运营工具/系统的底层逻辑并不是技术,而经验。因此想要将建站和营销、运营搭配在一起,最好是原本就擅长做营销、运营的服务商研发建站能力,而不是建站SaaS增加营销功能。这样看来,独立站厂商中的FunPinPin、shoptop、ShopExpres等更有未来发展潜力。

 

在营销、运营环节,有个重中之重——投放。这是一个细分的赛道,但也孕育了极大的市场,36氪曾分析过跨境电商的投放市场。现阶段,围绕Facebook、Google等的投放手段已经相对成熟,但短视频作为新的传播形式,其投放手段和此前的投放有天壤之别。

 

因此,围绕TikTok平台相关的短视频生产、运营等的培训机构,以及与kol对接机构,都将有较好的发展。目前各家的能力差异不大,处于市场占位阶段


部分厂商情况


多平台管理


鸡蛋一旦同时放在几个篮子里,就涉及到跨平台管理。在电商分散风险的当下,能够实现跨平台管理的工具就有发展前景。此处的跨平台管理包括不限于ERP、建站等。聚水潭高速36氪,亚马逊封号对于他们这种擅长跨平台的ERP产品来说有着极大的利好。

 

资本和厂商都看到了这一机会。一些资本开始出手投资相关厂商,比如远望资本投资了能够实现一键开店的工具,该工具能够帮助电商在亚马逊、独立站、TikTok等平台一键开店、一键上新。

 

曾经做单一平台的厂商也在努力发展跨平台能力,方式是通过联合其他厂商的能力,或者自己研发、拓展。比如上半年的融资明星,领星,与资方聚水潭合作,目前除了亚马逊,也可以对接1688、WISH等平台,增加跨平台的ERP能力;积加也在研发多平台的ERP能力;船长BI目前还在专注做亚马逊的产品,因为其产品足够“轻”,更适合现在成本居高不下的亚马逊电商。

 

一家ERP厂商明确告诉36氪:“现在这些ERP厂商功能都差不多,下一步比拼的就是多平台的能力。”

 

03 平台之外,更重要的是电商转型


随着亚马逊对于铺货型电商的排斥态度越发明显,以及中国供应链的逐渐升级,与铺货相对的精品型电商逐渐获得行业的关注。

 

被封号的基本都是铺货走量型卖家,而精品电商没受到太多影响。对部分电商品牌来说,将自身定位从铺货变成精品、从走量变成品牌,会是破局方法。品牌化不仅能够提高价格溢价,也能提高供应商议价能力。另外,品牌化不是只有连锁大品牌的专属,对于很多小商家而言,做“小而美”的品牌不一定需要花费大成本。相比之下,低买高卖或者打价格战,风险性高,替代性也很强。

 

早在封号之前,由于我国供应链体系持续升级,精品电商/品牌出海就已小有苗头: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19年我国自主品牌商品出口2.9万亿元,增长12%,占出口总值近17%。



而配套精品电商的服务工具,也有其发展机会。其中最重要的是供应链方面的系统/工具/平台。

 

SheIn的成功让大家意识到跨境品牌供应链能力的重要性。SheIn先是靠着前几年的订单积累,获得了大量上游工厂的合作经验;再通过其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信息化改造,将所有供应商放在他们的“私域平台”;因为SheIn订单量大、系统标准化,因此SheIn获得了面对上游工厂的高议价权,能够进一步通过订单来驱使工厂使用其信息化系统;最终实现了可视化管理供应链的结果,提高了生产效率;而SheIn生产效率越高,越能满足“快反”的市场需求,订单量就越大,越大订单量就越能激发工厂对其的合作意愿,从而实现一个良性循环。

 

这也激起了不仅是跨境电商,甚至包括国内品牌在内的鞋服企业对其供应链改造的欲望。在这个阶段,能够帮助企业提升供应链能力的厂商会获得市场和资本的认可,比如领猫、简派、易芽等。

 

领猫创始人&CEO李应离认为:“想要做好做大一个品牌,就要把供应链全部打通,意味着必须将外部供应商全部协同起来。”而要实现供应链的全部协同,仅靠原本线下打电话的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依靠实时、透明的数据同步系统。这就是领猫、简派等供应链系统要帮助品牌方实现的事。


部分供应链厂商情况


还有一类无论是铺货电商还是精品电商都很需要的工具——选品。在铺货电商时代,能够快速感知商品风口十分重要;对于精品电商卖家来说,由于其成本较高,品类的选择也成为立足根本。选品工具,比如船长BI、雨果跨境、Jungle Scout桨歌、数魔跨境在上半年屡获融资,国内数据赛道头部厂商神策也在规划与一些跨境服务商合作,为其提供数据决策能力,卖家精灵、欧鹭、Sorftime等数据选品软件也纷纷逐渐获得市场关注。


部分厂商情况


04 实体全球化vs技术全球化


跨境电商说白了,就是中国“产品”走向全球。

 

中国“产品”走向全球,并不是近两年才发生的新事。B2B贸易,从中国改革开放后,就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增速;B2C甚至C2C的电商发展,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波在05年左右,伴随着Google 搜索引擎的红利期,国内成长了一批跨境电商,比如兰亭集势、DX等;2012年之前,亚马逊是自营电商,在亚马逊允许全球卖家开店后,加之以Google、Facebook为代表的流量渠道的成熟,在14年左右,另一波跨境电商红利期到来;2020年,疫情让中国的跨境电商再次成为财富密码,“亚马逊干电商,深圳搞一套房”成为现实,但这一波并没有太多新技术、新模式的叠加,仅仅是一个特殊时期带来的增长,不一定可持续。



亚马逊封号、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营销成本变贵……亚马逊财富密码失效,市场和资本逐渐回归理性。“亚马逊只是一个平台而已。”一个跨境ERP从业者在11月说道。

 

全行业都在思考——下一个有可能的全球化风口是什么?如果把每个行业都用流程标准化、数据易采集、样本体量大这三个衡量标准来判断其全球化适宜度,可以给不同行业进行出海适宜度排序。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跨境电商是第一个火起来的赛道——国内外电商销售环节高度相似、数据天然线上化、开放程度高、人群渗透率高、交易频次高。

 

在中国科技发展迅猛的当下,实体商品全球浪化潮之后,一种观点认为“该进行技术的全球化了”。某种程度上,技术是新的“中国制造”下的“产品”。

 

一位上半年投了一些电商品牌、跨境服务商的投资人,现在正亲自下海做金融出海,他十分认可金融变现的逻辑:“其实跨境就是流量(卖商品)变现的生意,金融、游戏一样可以(变现)。”无论是哪种产品的全球化,归根结底就是左手匹配流量、右手匹配产品。在流量成本被平台把控的当下,产品就成为要利润的主力军。

 

一方面,实体商品的成本相对较重,需要供应链、需要运输、需要仓储,尤其是目前运输和仓储成本居高不下,相比之下,虚拟商品没有运输和仓储成本。

 

另一方面,中国技术也日渐成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愈发提升。虽然中国的互联网时代比美国落后,但近几年我们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且中国商业环境更为复杂,有能力服务好更多国际上的客户。

 

那么,什么技术最容易成为国际化的虚拟商品?

 

同样按照三个标准——流程标准化、数据易采集、样本体量大——来衡量,下一个全球化的有可能是金融科技,金融天然线上化,并且海内外的用户基数都足够大,只是海内外的金融产品标准不同,较为复杂而已。目前已有Opay、Advance.ai等公司在全球化领域颇有进展。

 

我们有理由期待,接下来不仅是DTC品牌的红利期,更是DTC软件的蓬勃发展期。(文章来自:36氪出海)

出海顾问
管家式陪伴1V1服务, 帮您快速解决出海获客难题!

海外资讯

微软AI全家桶上新啦,GPT-4进军程序员大本营GitHub

全球最大开发者社区GitHub宣布,推出由GPT-4驱动的编程助手工具Copilot X。由于该社区早在2018年已经被微软斥资75亿美元买下,所以今天的更新也是“微软AI全家桶”的最新篇章。

投融资

硅谷银行暴雷后,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Kredivo获亚洲最大规模融资

他们将会使用这笔资金建设线下网点,并向竞争激烈的印尼数字银行领域扩张。

跨境电商

Temu狂飙,卖家分化:有人利润高过亚马逊,有人一单赚不到一块钱

玩转Temu,先拿捏好供应链。

海外资讯

从一篇博客到最大的SaaS社区,他是如何做到的?

如今人山人海的SaaStr大会,是从2012年的一篇博客起步的。Jason Lemkin通过分享自己成功的创业经验,成就了SaaS行业最大的社区——SaaStr。

Tiktok

高压5小时,TikTok的生死之战

一场“鸿门宴”。

跨境电商

美国Best Buy开放第三方平台卖家入驻

Lowe’s、Nordstrom、Ulta Beauty、Target 等零售巨头相继跟进或扩大第三方电商,美国线下零售“平台化”浪潮再起。

跨境电商

出海能救喜茶吗?

喜茶出海5年,战绩如何?

Facebook

16个免费的Facebook营销工具,必须收藏!

Facebook 是电商卖家的一个流量来源。除了 Facebook 自有的工具外,卖家还可借助第三方工具进行营销。

海外资讯

ChatGPT推出插件,联网自动更新数据,剑指程序员

比技术、比场景理解,还要比速度,入局AI的水位,已经被OpenAI拉高。

海外支付

印度和新加坡打通数字支付了

跨境小额汇款在未来是一种必然趋势,完全替代传统的跨境结算体系还需要长期的尝试和实践。

海外资讯

推特需要广告商,广告商却开始不再需要推特

推特的困境。

巨鲨出海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ICP备202102765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5963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